2018年4月10日下午,上海欧洲学会召开学术研究部会议。回顾总结过去一年运作情况,并对未来一年工作进行商讨。曹子衡、戴轶尘、吉磊、简军波、龙静、忻华、徐明棋、杨海峰、张骥、朱苗苗等参加会议。
杨海峰秘书长对学术研究部自2017年2月成立以来的运作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第一,组织开展多项课题,加强了对欧研究。我开展的课题研究涉及面广,包括有法德大选、英国脱欧、中东欧、欧洲一体化、中欧关系、欧美关系等议题。第二,以“欧洲观察室”为主要媒体平台,扩大了学会影响力。“欧洲观察室”系学会与澎湃网合作的媒体专栏,围绕欧洲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多维分析评论,学术研究部成员已经成为了其中的生力军。到目前为止,“观察室”已出版了15期。第三,推出首份中英文版本的“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华政策年度报告”,提升了学会智库水准。年度报告由学会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合作组织撰写,学术研究部成员是各章的主要写作者。
学术研究部忻华主任及各位研究员一致认为在过去一个多时间里,该部在学会各级领导支持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家对该部今后工作,提出了以下几项主要建议。第一,课题研究的设计需要做更加全面综合的考虑,最好同时适合学会、个人和学理几方面要求,同时发挥咨政、媒体和学术几方面作用,以使课题成果的展现最大化。第二,“欧洲观察室”要往品牌方向发展,到一定时候可将成果结集出版、“观察室”的举办方式需要更加灵活、来源需要更加多元化,一是可以对短期热点问题进行短平快的分析讨论,二是可以发表个人研究短文,三是可以对比较重要的欧洲人物、智库、媒体的观点,尤其是涉华观点,进行及时跟踪、编译与解读。“观察室”的报道可翻译成英文,扩大国际影响力。第三,打造更有分量的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华政策年度报告,在国际上发出中国智库专家的声音。报告及早确定主题,期间需要几次研讨明确关注点。有成员提出,有条件的话,可以邀请欧洲专家学者参加报告写作,从而呈现中欧不同视角。第四,适当开展对欧与本地调研。一方面,可赴欧开展田野调查,进行实证化、经验化研究。另一方面,可在本市开展调研,比如对上海营商环境与就学环境、上海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等开展有关调研。第五,发现和吸纳更多更年轻的欧洲问题研究学者加入到学会和学术研究部队伍中来。青年论坛是一个比较好的平台。
徐明棋会长指出,学会一向大力培养支持中青年学者,希望他们能够走到欧洲研究的第一线,在欧洲研究领域具有自己的影响力。学会今后还会继续为中青年学者的发展提供帮助。学会除了学术研究,还为国家对欧关系的更好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撑,希望学术研究部成员们通过学会这个渠道积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